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婚礼(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成。

    “你!”见是王况做的,王凌是哭笑不得。只是王况的出发点是好的,心里有点高兴,却又因为前面的发火而现在下不来台。

    “哎呀,大郎啊,这是好彩头啊,早生贵子,多吉利。真难为二郎了,能想出这个招数。得加把劲了哦。”孙铭前在旁听的分明,笑呵呵的上来解围。心道:嘿嘿,这倒是个趣事,往后若有亲朋家里有结婚的,也给他们整上这么一出。

    “都回去睡觉去,若被某发现还有人听墙跟,某定赏他屁股几脚。”王凌听了孙铭前解围,顺势就吆喝一帮半大小子。王老虎果真是王老虎,虎威一发,一帮小子就乖乖的散了,惹得远处看热闹的小娘子一阵轰笑。

    墙跟听不成了,王况也只好和王冼回孙府自己屋里睡觉,他们俩现在在孙府都有间自己的屋子,逢年过节的就都住孙府上。

    且不说王凌屋里是如何春色无边(为和谐,省略三千字)。王况回到屋里,觉得过年就不能这么简单睡了,怎么也得等到子时才能去睡,就跑到孙府的厨房。厨房里这会还有人忙着的,五六十桌的碗筷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洗完,还有许多剩下的食材也要分累收好,所以这会人还很多。王况见人多,乐了,问一句:“大伙饿不?整点吃食?”

    大家都知道这个小东家整吃食那是有一套的,就都连连点头,有几个是帮厨的,更是跃跃欲试,心里美着呢,还好没早去歇着,瞧小东家这模样,怕是要传我们一两手。

    王况想做的是饺子,前几年不是王况没想到做饺子过年,只不过吃饺子那一直是北方人的风俗习惯,就是王况没穿来之前,家里过年守夜都是吃的鸡汤线面的。现在是王况想换换口味,王况知道饺子这时候已经有了,叫交耳,不过流传不是很广就是,估计还是在北地徘徊吧。北地人平时吃的是面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米饭,而南方正好相反,平时吃米饭,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弄点面食吃,这就是和粮食的产地有关系了,南方普通的米在北方就是精贵的,而北方普通的面粉在南方就是精贵的,王况经历过后世和谐初需要凭票供应的时候,那时候一个人口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一斤半斤的面粉供应,平时只能吃米饭。

    既然有人愿意动手,王况也乐得拢着袖子坐火炉旁动动嘴皮子指挥。

    先让人按一斤面粉一个鸡蛋的比例和了几斤面,然后又让一人分别挑了半肥瘦的剁了羊肉,豚肉,牛肉这几种肉糜,至于葱,韭菜,香菇干都是现成的,按一斤肉半斤菜的比例也都准备好了,又剁了些姜末和荜荠进去,洒了盐,麻油,酱汁,又淋了骨头汤进去和好后端到院里让它结冻。

    自己示范了下怎么擀饺子皮怎么包后,就又全让帮厨动手了,因为人多,要做的饺子也多,因此到包饺子的时候,大伙自然而然的就自觉分工,帮厨们负责擀皮,其他人负责包。人多做事也快,才半个时辰,整整包得了五六百个饺子,而且一边包,一边煮,也是很快,那边才包一小半,这边一锅就出锅了(煮饺子其实用不着点冷水,点冷水就是怕开锅里面的汤会溢出锅来,所以就是要点也是要保持锅里的水一直开着,如果点的水多了,那饺子就是捂熟而不是煮熟的了,口感并不好,因此在能控制火势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不要点水的好)。

    孙铭前已经睡下了,听得外面吵吵嚷嚷就起来看,就见那些没睡的家人和那些帮忙还没走的人一人端了一碟不知道什么吃食津津有味在吃着,听说是王况整出来的,赶忙把孙韩氏和俩小子也叫了起来,加入到抢吃的行列。吃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叫做交耳,一边吃一边寻思,嗯,味道不错,这个以后倒是可以客栈里做为一种吃食,面,菜,肉都有了。正想着呢,嘴里噶蹦一下,咬着个什么硬物,连忙吐出来一瞧,是个铜钱,想到先前发生的“早生贵子”,估计又是王况整出的名堂,就用探询的眼光看王况。

    “啊,恭喜伯父,来年发大财。”铜钱当然是王况让大家包进去的,都刷洗得干干净净,连铜锈都仔细去了,而且用滚水煮过了的,大伙听王况说吃到铜钱吉利,就都纷纷把自己钱袋里或是袖里藏的铜钱取了出来,恨不得每个饺子都包一个,大过年的,谁不想取个彩头?

    分割----

    这婚礼写得辛苦,一边要回忆以前小时候见过的婚礼,一边要查资料。当然灰雀不是砖家,写的肯定有出入,只是给大家个回忆以前的习俗的平台吧。莫要挑刺哦。

    还是求推荐求收藏,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动力呢。(小透一下,王况要去长安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