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 天下乱起,吴国兵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济水以东,泰山之北,海岱之间,古青州之地,这里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着三个重要的地理单元。

    第一个是鲁北平原,这里是齐国根基都城所在,土地肥沃,大邑众多,富有鱼盐,乃是鱼米之乡。

    第二个是胶莱平原,其体量面积虽比不上鲁北平原,但它的地理优势很大,南面连接沂沭河谷,东面是胶东半岛,西边是鲁北平原,是山东的十字路口。齐国要向东、南扩张,必须要控制此处。

    第三个便是胶东半岛了,此地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一面临胶莱河东岸平原,三面环海,面积比鲁北平原还大,有山川巨木、鱼盐之利,潜力巨大。

    夏商以来,青州的这三个地理单元生活着大量的东夷人。后姜太公封建齐国于鲁北河济之地,外来齐人和土着东夷人的战斗便没有停止过。在这一过程中齐国屡胜东夷,将其逐出鲁北平原,坐大山东。

    失去了最膏腴之地,青州剩余的东夷人抱团取暖,在胶莱平原与胶东半岛大部建立起统一的国家莱国与齐国抗衡。

    一开始莱国还能和齐国保持地缘平衡,偶有胜负。等到齐桓公上位,局势瞬间大变。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富兵强,一战打崩莱国,占据了整个胶莱平原。残存的莱人要么渡过胶莱河,躲藏在胶东的山林之间与野人为伍,被齐国蔑称为莱夷;要么往南投靠同为东夷人建国的莒国,化为他国之民。

    如今,残存的莱人再次想起了被齐国支配的恐惧。

    某人画的饼太大,齐侯吕杵臼雄心复起,誓建五都,再次称霸。这称霸的第一刀就砍在了胶东的莱夷身上。

    为此,齐侯汇集人力物力,于胶莱河东岸建立大城即墨,并沿河广设据点,多次发兵东进,剿灭莱人的有生力量。

    之后,齐侯听从孟子建议,恩威并济,招纳莱人入夏,又以土地为饵,从国内向胶东地区移民,稳步推进挤压莱人的生存空间。

    多管齐下,齐侯花了三年才大致稳定了胶东地区,齐国的疆域也由此向东延伸到了大海,独据青州之地。不止是疆域上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齐国归化了二三十万莱人入齐,称之为新国人,齐国国力肉眼可见的增加。

    仿佛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的湖面,伴随着齐国扫平莱夷、全据胶东,国力大盛。沉寂已久的天下各国也开始躁动起来。

    东火战火燃,北方也不甘落后。

    晋国首先动手,韩、魏、中行三卿集一军近四万人发兵南进,目标直指洛南地区的伊洛、陆浑两戎。同时,赵氏也出动了近万人对太行地区的仇由发起了攻势。

    晋国南北出兵,而且打的还是夷狄,无论的大义还是实力都让人无话可说,风头一时无量。

    (介绍一下,春秋军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一军常例人,但晋国为了保证军事优势,制一军人,三军十一万余众,这还只是常规机动兵力。若是六卿与晋国公族极限动员,集合四五十万武装力量也不在话下。这一时期晋国的人口在五百万上下,加上为战争服务,几近军国主义的国家制度,四十万以上的军队绝对凑的出 了。)

    北国战云聚,南方旗鼓动。

    吴国宛若一只精力过剩的泰迪,中原列国的道德水平还在S4春秋赛季,而吴国的道德底线早已遥遥领先直达两晋,下限低的惊人。

    在休整三年之后,吴国没有任何理由,再次发兵三万北进,先拔鲁国向邑,打通道路后攻打莒国,意图占据沂沭河谷。莒国发兵拒之,不敌,遂退守都城遣使至诸国求援。

    最先应援的邻国是齐国,在蝴蝶翅膀的煽动之下,齐侯吕杵臼心心念念的都是五都霸业。如今被吴国打到家门口,要抢他未来的南都,这谁能忍?而且能光明正大的干涉的莒国,为以后吞并作准备,何乐而不为?

    齐侯雄心勃勃,发四师三万人,以大司马田乞为帅,南下沂沭河谷支援莒国。(齐国军制异于列国,不设军,一师7500人)

    莒国:6

    鲁国也不甘落后,四年前吴国北进灭徐、钟离,兵锋直抵鲁南。那次进犯虽未对鲁国造成太大损失,可国家脸面却是实实在在丢光了。更何况这次吴国不宣而战,夺取了季氏的向邑,这不就是直接打脸吗?

    执政季意如由是极力主战,先有龌蹉在前,后有掠地向邑在后,于情于理,为公为私都应该出兵教训吴国。而且齐鲁会盟约定守望相助,齐国动了,鲁国岂可无动于衷?

    孟、叔孙两家对此不置可否,谁不知道季氏领地紧临莒国,季氏割莒地自强之心,路人皆知。心中如此作想,但两家宗主还是象征性的派了二师共五千人助战。季氏则是尽发一军人,三桓汇合其他小家族共两万人,由季意如亲自领军东进莒国。

    其余泗上小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齐鲁两个大哥都上了,他们也纷纷响应,攒了一万多人跟随两国救莒。

    列国来援联军共六万余众,莒国国君大喜过望,抽调国中丁壮入军,集兵三万余众加入联军。十万联军以齐国大司马田乞为帅,与吴军对峙于沂沭河谷。

    吴国方面的统帅是大名鼎鼎的公子光,其人是列国数一数二的善战之将。

    这不是公子光第一次面对十万量级的敌军,但这次情况却是出奇的难打。

    不同于平原宽阔的淮南,沂沭河谷南北绵长,东西狭窄,联军背靠莒都便能封锁河谷中北部尽得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