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鸾凤和鸣【完结】_分节阅读_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古英雄出草莽,苏北岳一身的武艺,注定不会做一个普通人。

    这片大陆,原本中原混乱,多国割据,海外扶风国犯境,大肆屠戮百姓,抢占财物,同时又逢各处洪灾,民不聊生,各国猜忌,难以一心,以致倭寇愈发猖狂。

    有慕氏一族拉起义旗,以“攘外必先安内”之名,整合中原乱局,统一天下,定国号为盛,建立如今的大盛王朝,开国皇帝慕启明为盛始祖,在位时年号立业。

    立业二年,始祖开始全国征兵,立志全面驱逐扶风倭寇。

    当时,在宋家村的苏北岳,就遇到了这个征兵的机会。

    苏北岳和宋老三决定去从军,真男人就该保家卫国。

    好男儿志在四方,宋梨花虽然是一介村妇,却并不短见,她什么也没说,一力支持丈夫去开创事业,临行前只有一件事,当时她已经身怀有孕,便问丈夫将来孩子以何为名。

    苏北岳有言,无论男女,以扶摇为名。

    扶摇直上九万里,寓意前程似锦。

    苏北岳走后,宋梨花历经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带着前世记忆投胎而来的苏扶摇。

    这就是苏扶摇关于父亲苏北岳的全部认知,就好像是在上辈子曾经听过的演义小说《薛仁贵征东》。就算在平行时空,中原乱世,也仍然不缺乏这样的传奇。

    而今天,她又从宋老三口中,认识到了父亲的另一面。

    李世民打高丽打了十几年,民国抗日抗了八年,战争的局势是永远不能估量的。

    大盛的抗倭战争,经历了两代帝王。直到始祖驾崩,立业七年,抗倭战争仍然形势严峻。大盛的第二任皇帝慕止戈继位,定年号天运,继承先帝遗愿,立志驱逐倭寇,光复中原。

    直到今年,天运十一年,抗倭战争才全面胜利,历时十五年。

    这十五年,对于宋老三和苏北岳来说,就是一场场的血战。

    宋老三跟着苏北岳一起从军,他们入伍之后,跟随大军辗转东南,与倭寇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役。据他所说,苏北岳本事大,军功升得极快,从军不久就做了小军官,后来又凭着军功一路升上去,最后已经成了统领东南大军的高等军官。

    今年春,倭寇从东南沿海全面败退,只剩下几个小岛还占据着,历时十五年的抗倭战争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苏北岳作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将领,凭着卓越的军功和在军队中过人的威望,由当今皇帝授予大将军之衔,封平海将军,留守东南门户桐城,统帅东南水军,守护沿海疆域。

    宋老三一直跟随苏北岳作战,也积累了许多军功,原本是校尉之职,但是战争也给他留下了重大的创伤,如今瞧着威武,其实只是一个空壳子,再难上战场了。

    此次他回到宋家村,一方面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委任,在本县担任官职。

    他是军人出身,不喜欢摆排场,这次回乡,除了他本人,还有十个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的家乡也在邻近县。

    只不过到了县城之后,因交接需要,那十个人都留在了县里,只有宋老三离家最近,单独先回家来探望妻儿。

    他来见宋梨花,是带来了苏北岳的一封亲笔信,一方面是跟宋梨花说明苏家目前的境况,一方面他如今是东南水军统领,驻守桐城,将军府也在桐城,他要宋梨花带着苏扶摇,到桐城去与他团聚。

    宋老三将信交到宋梨花手里的时候,宋梨花已经是热泪盈眶,及至看到丈夫熟悉的笔迹,终于忍不住,泣不成声。

    苏扶摇知道母亲识字,还是当年父亲亲自教导,如今看到丈夫的音讯,睹物思人,自然是心潮澎湃。

    “扶摇,你来看,这就是你爹的笔迹。”

    宋梨花拉着她的手,把书信往她面前伸。

    苏扶摇捏住信纸看起来,字里行间果然都透出一种军人铁血的风采和气概,尤其这些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看着看着,一个粗豪刚强的军人形象跃然纸上,扶摇莫名地,竟也对这个素未谋面的父亲,产生了期待。

    “娘,爹让我们去桐城。”

    宋梨花止住了哭声,抹掉泪水,点头道:“是,你爹如今在桐城做将军,不可轻易离开驻地,我们母女自当前去与他团聚。”

    苏扶摇动了动嘴唇,想说点什么,但一想到旁边还有宋老三这个外人在,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口。

    宋老三没有注意到她的神态变化,只是因宋梨花的动情而感慨。

    苏北岳走了十五年,她就在这个贫寒的家里守了十五年,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母女两个不知经历了多少苦辣辛酸。

    十五年,多少岁月悠悠,若是老天不作美,早已生死两茫茫。

    幸而苏北岳吉人天相,如今威震四海,身居高位,宋梨花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大嫂若要去桐城,路途何止万里,少不了跋山涉水,历经艰辛了。”

    宋梨花此时已经收拾完情绪,只有眼睛还略微红肿,她说道:“你苏大哥打十五年的仗,岂是艰辛二字可以概括,我们母女如今不过是远行万里罢了,又哪里比得上他生死难测。”

    宋老三点点头,宋梨花虽是一介弱女,身上却有种叫人佩服的韧劲和坚强。

    “既然如此,兄弟唯有祝大嫂和侄女一路顺风。不知大嫂准备何日启程?”

    宋梨花这时却犯了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