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零二(2) 建庙祠流芳千古, 数文明义薄云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竞生坚持,乃上苍好生之德所赐。人之竞生,抱元守矩,情理势器循环往替,须俯仰无愧。是谓天人合一。’

    此为全真教义。故全真教凡千年香火不败。只是那黄绢血字全真教碑并一段风流,月寒日暖数百代后,早被雨打风吹而去。

    谁知数年之内,全真教发展空前,道观遍布大宋。千年之中,道教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又是十年。小终南交由首徒丘处机打理,王道长自己云游天下,心中却想着当日与沥重所约,要收集整理西夏文化,将其系统地介绍到中原。

    那日,他走到山西地面,突然发现一座新庙。庙只一间,虽不甚大,但雕梁斗拱,绿瓦红砖,颇有一番气势。

    最奇怪的是,大庙正中竟高悬一金字匾额,上面赫然书就“阳泉庙”三个大字。王道长见了,不由心中称奇,三步并作两步抢入庙中。

    大殿上方又一块匾额,上书“清风烈火”落款“阳泉”,笔迹太熟悉了。

    殿中香烟缭绕,供有一女子雕像,端坐朱漆泥凳之上,双眸精光,面带微笑,左手执一莲花,右手却握在一个风箱拉杆上面。这不是爱妻阳泉,还能是谁?

    原来是阳泉推广了风箱,可往矿井中送风,不仅井下劳作安全许多,还救了不少矿难的弟兄。此地人人感念,当时就造了牌坊,请阳泉亲书墨宝。

    久而久之,又有好事的,捐银集资,修了阳泉庙。

    说来也怪,哪个大矿修阳泉庙,哪个矿就不太出事。反之矿难伤人,比比皆是。所以阳泉庙远不止眼前这座。

    这显然是修庙的矿主既修庙就说明他注重安全所致。但当时人们多信神敬鬼,一时间认为阳泉是菩萨转世专救矿友的。

    庙中善男信女人数甚众,且无比虔诚。王道长已过耳顺之年,自然早知天命。但他听了信众之言,竟不禁落下泪来。

    他见阳泉像侧无字,买来两幅竖匾,刻道:

    春风吹送千秋世

    师法天然泽万民

    这对联说得是阳泉师法自然,完成了风箱的制作。利在千秋万代,惠及无数百姓。虽然阳泉庙有好几处。此庙因联得名,香火最旺。

    后来,此地更因庙得名,时人唤作阳泉镇。

    对联刻成,庙方大喜,当下悬于阳泉像旁。王道掌见状,双膝跪地,“梆梆梆”给爱妻磕了三个响头。愿她在天之灵继续护佑煤城矿友。

    不久间,宋朝廷发生了大事。高宗赵构禅位于太子赵眘,称宋孝宗。孝宗倒想有所作为,竟下了岳飞平反诏书。

    这份诏书有两点十分重要。第一,讲岳飞“事上以忠”,说岳帅是忠臣。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原案。

    第二,诏书说“访求其后,特予录用”。就是说,新皇上要录用岳飞后人,也说明他有意抗金。

    王重阳,其年六十已过,但雄心不减。得到消息火速前往临安。想到半恕塔下,起出沥泉枪,令神矛再度出世。

    半恕庵中,静因仍在,却劝重阳打消这个念头。本来静因与周侗一样,一主张民族和睦,二却支持大宋收复失地,解遗民于水火倒悬。这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是谓以战求和,方有真正和平和睦。

    可为什么此时反对王重阳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