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卜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贾摹要邹衍进行的,是一种结合了《易》而来的占卜巫术。

    提到巫术,很难将其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为它是建立在人类信仰基础上的,发自内心而且无法具体化。通俗上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或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一种方术。

    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音同“习”)。所以女巫并非是西方才有的职业,她们早在我国中古时代就非常流行。

    巫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被认为赋予了魔力的事物和咒语。巫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以其目的性划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主诅咒降灾,白巫术则是祈福。

    巫术的诞生及早,甚至可以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相勾连。从炎黄到春秋战国,都可以找到它们存在的影子。秦汉时期,大概是方士之术最为活跃的一个阶段。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进行的鼓励和倡导。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同时,在思想领域内儒学衰微、玄学大行其道,佛、道并行不悖。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精神寄托,所以巫术就在各个阶层普遍流行开来。

    如今提及巫术,许多人就会就先入为主的将其视作迷信和愚昧无知。但在当时那个时代,研究巫术不但普及到平民百姓,甚至成为了一种学术风尚。正如《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所载:“至乃宫殿之内,户牗之间,无不沃酹”,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邹上师名叫邹易,号称是战国时阴阳家和五行学说创始人邹衍之后。实际上,他不过是恰巧同姓的落魄文人,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乱认的祖宗。

    贾摹十分仰慕战国四公子的养士之风,遂在府中广招宾客。邹易恰逢其会,便主动投效,因为占卜很有一套,蒙骗了不少人,很快便受到贾摹的赏识,被倚仗为心腹谋主。

    和那些专业的巫觋不同,邹易属于业余巫觋。他们这种人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分普遍,大多是有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儒生、文人,其中的佼佼者既通经史又晓数术。一些玄学之士,尤精于《易》,他们不仅可以为《易》作注,还可以利用《易》占卜吉凶,预测福祸。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提到算命测卦都会被视之为封建迷信,但在古代则并不是如此。

    三国时的管辂“就义博读《易》,数十日中,意便开发,言难逾师。于此分蓍下卦,用思精妙,占卜诸生疾病死亡贫富衰丧,初无差错,莫不惊怪,谓之神人也。”这只是史籍中众多案例中的一件,其他相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由此可见,说测卦算命是无稽之谈的看法是有待商榷的。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